|
设计职业生涯的步骤 | ||||
| ||||
设计职业生涯的步骤 每个人打开门走出去时,都知道要去哪里,要干什么,可能得到什么结果。在人生的设计职业生涯中,更应该深思熟虑,精心筹划自己的目标后才出发。一个人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选择了什么样的路。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设计职业生涯做好规划,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这样不断地走下去,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近,就会将目标转化为现实。 一、确立目标
一个人要度过成功、快乐的一生,在奋斗过程中就必须有清晰的方向,定出明确的目标,然后做出有效的行为。因此,人生成功的步骤,可以归纳成三点:一是确定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二是清楚知道现在的行为模式能否得到它;三是找出更有效的行为模式去实现它。 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目标必须明确。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来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设计职业生涯中需要选择的目标很多,包括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路线、职业方向、专业选择等。 (1)选择职业生涯目标
这是设计职业生涯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确定职业生涯目标时,要立志高远,反映个人的理想、胸怀、情趣和价值观。目标的大小,直接影响个人实现目标的动力及可能取得的成就,这在职业生涯初期尤为重要。 (2)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
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向哪一条路线发展,要做出选择。如是向行政管理路线发展,还是向专业技术路线发展;是先走技术路线,再转向行政管理路线,还是先走行政管理路线,再转向技术路线……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设计职业生涯中,须做出抉择,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通常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须考虑以下三个问题:即我想往哪一路线发展?我能往哪一路线发展?我可以往哪一路线发展?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自己的最佳职业生涯路线。 (3)选择职业方向 职业方向是对职业的选择,是通向目标的出发点。
一个人不能同时有很多职业方向,只能在特定的行业中谋求成功。在选择行业、确定职业方向的时候,一定要理解特定的职业对人生的意义,思考自己可能在特定职业中担任的职务,在这个职业中是短期发展,还是长期发展。我们一生中可能会换四五个职业,但要在每一个职业上都取得成功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在确定职业方向、修改职业方向时一定要特别慎重,不要随便改变职业方向。 二、可行性研究 设计职业生涯的可行性研究包括环境分析、职业分析、行业分析、企业分析、个人分析等几个方面。 1.环境分析
职业生涯环境分析,主要是了解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所以,在进行个人的设计职业生涯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趋利避害,寻找和抓住各种发展机会,使自己的设计职业生涯具有实际意义。 环境分析主要包括:组织环境分析、政治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分析、经济环境分析。 人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1、友伴条件:朋友要多量化、多样化、且有能力。 2、生存条件:要有储蓄、发展基金、不动产。 3、配偶条件:个性要相投、社会态度要相同、要有共同的家庭目标。 4、行业条件:注意社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行业,注意市场占有率。 5、企业条件:要稳定,则在大中型企业;要创业,则在小企业。公司有改革计划吗?公司需要什么人才? 6、地区条件:视行业和企业而定。 7、国家(社会)条件:注意政治、法律、经济(资源、品质)、社会与文化、教育等条件,该社会的特性及潜在的市场条件。 8、世界条件:注意全球正在发展的行业,用“世界观”发展事业。 人生成就的三大资源 1、人脉:家族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同学)关系、社会关系。 [解决方案]沟通与自我推销 2、金脉:薪资所得、有价证券、基金、外币、定期存款、财产(动产、不动产)、信用(与为人和职位有关)。 [解决方案]储蓄、理财有方、夫妻合作、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条件及职位。 3、知脉:知识力、技术力、咨讯力、企划力、预测(洞察)力、敏锐力。 [解决方案]做好时间管理、安排学习计划、上课、听讲座、进修、组织内轮调、多做事、反复练习、经常做笔记、做模拟计划。 2.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包括对目前所在行业和将来想从事的目标行业的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行业发展现状,国家政策对该行业的影响,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对该行业的影响,目前的行业优势与问题,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 进行行业分析时要从自己所学专业出发,看本专业能够从事什么职业,自己准备向哪个行业发展。 3.职业分析
在进行设计职业生涯的可行性研究时,还要进行职业分析,主要包括:职业定位,即寻找自己适合和喜欢的职业类型;具体职业分析,即加深对目标职业的了解,坚定职业目标。 (1)职业定位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指出,职业定位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①技术型
持有这类职业定位的人出于自身个性与爱好考虑,往往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而是愿意在自己所处的专业技术领域发展。过去,我国不培养专业经理,经常将技术拔尖的科技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但他们本人往往并不喜欢这个工作,更希望能继续研究自己的专业。 ②管理型
这类人有强烈做管理人员的愿望,同时经验也告诉他们自己有能力达到高层领导职位,因此他们将职业目标定为有相当大职责的管理岗位。高层经理需要的能力包括三方面:第一,分析能力,即在信息不充分或情况不确定时,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人际能力,即影响、监督、领导、应对与控制各级人员的能力;第三,情绪控制力,即有能力在面对危急事件时,不沮丧、不气馁,并且有能力承担重大的责任,而不被其压垮。 ③创造型 这类人需要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或工艺,或是自己的公司,或是能反映个人成就的私人财产。他们认为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事物才能体现自己的才干。 ④自由独立型 有些人更喜欢独来独往,不愿像在大公司里那样彼此依赖。有这种职业定位的人大多同时也有相当高的技术型职业定位。但是他们不同于那些简单技术型定位的人,他们并不愿意在组织中发展,而是宁愿做一名咨询人员,或是独立从业,或是与他人合伙开业。自由独立型的人往往会成为自由撰稿人,或是办一家小型企业。 ⑤安全型 有些人最关心的是职业的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他们为了安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优越的福利与养老制度等而付出努力。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这种职业定位,很多情况下,这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而并不完全是本人的意愿。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将不再选择这种类型。 4.企业分析 当我们准备进人某一企业时,应该对目标企业进行分析。企业分析包括该企业在本行业和新的发展领域中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以及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前景。 (1)企业实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不一定是最大、最强的企业就能生存,而是适者生存。只有适应这个环境、适应发展趋势的企业才能生存。关注企业的生存,可以依据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前景来分析。能够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2)企业领导人 企业主要领导人的抱负及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企业家要做的事不是找到顾客群,而是制造顾客群。满足顾客的显在需求和激发顾客的潜在需求不是一回事。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则能够制造顾客群,其产品和服务能满足顾客的潜在需求。企业领导人是否考虑员工的发展也是评价、分析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3)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的规范;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是在企业中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是企业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具有明确、独特企业文化的企业生存能力强,发展前景较为光明。 (4)企业发展 企业发展有在原来的领域发展和搞跨领域发展两种。企业是否决定搞跨领域发展取决于两件事。第一取决于外界环境有没有这样的机遇,这是外部条件;第二取决于企业的内部条件,即有没有相应的人才和资金。有的企业一看保健品赚钱赶紧投资保健品,一看建筑赚钱赶紧投资建筑业,其实别人赚了钱不等于你一定也会赚钱。有没有相关的人才和所从事这个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决定是否跨行业经营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企业分析,要得出结论:自己对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认同程度,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变化趋势,自己有关的未来职务的发展预计。要考虑自己在本企业内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可能性。 5.个人分析 个人分析包括了解自己的目前状况和个人潜能的发现、培育和发展。 (1)了解自己 进行设计职业生涯要求每个人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抉择。要对过去的职业生涯准备过程进行总结,依据个人背景材料,对自己的能力、潜力进行自省和测评,并明确自己的发展预期目标。将自己本身的条件、发展潜能、发展方向与社会环境和企业环境给予的机遇与制约条件相比较,最终达到“觉醒”,即知道自己已经做了什么,想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自身条件应包括以下因素:年龄、兴趣、爱好、天赋、专长、知识水平、操作能力、身体条件、价值观念、情绪智力、家庭条件等。 (2)潜能测评 哈佛大学人类学家查尔斯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七种能力: ①非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肢体、情绪和智慧表达的能力。 ②说话能力:将谈话内容化繁为简的能力。 ③聆听技巧:通过聆听使别人感觉他很重要的能力。 ④沟通能力:冒险接受别人的观点并愿意执行的能力。
⑤适应他人的能力: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的能力。你想别人怎样对待你,必先怎样对待人,这是待人的基本原则。 ⑥时间和空间的管理能力:如何在时间、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目标的能力。 ⑦预测力:对事物敏锐觉察并正确判断的能力。
潜能可以在情况危急的时刻发挥出来,也可以被你自己所建立的有挑战性的目标激励出来。不要等到哪天遇到意外或受外力刺激才发挥自己的潜力,给自己建立有挑战性的目标照样可以激发潜能。 关于潜能测评给大家提两个建议: 建议一:认认真真做潜能测评,别不当回事。因为潜能测评确实可以帮助一个人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建议二:平平常常看测评结果,别太当回事。因为潜能测试可能比较粗糙和不完善,只是根据一些常规情况设定一些标准答案,又常常缺少专业人员的分析指导。因此我们只能把它当做工具来用,而不能用测评结果决定自己的命运。 潜能测评和职业生涯的关系是确认目标、分解目标、确定教育培训的内容。进行潜能测评不是让我们寻找放弃目标的理由。 潜能测评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路径,更加有效地为目标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潜能测评的作用是对设定目标提供指导作用,对目标分解提供参考依据,对教育培训内容起确定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