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微短剧“何以赋能”平行论坛上,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四批推荐剧目正式发布,全国共有55部优秀主题微短剧作品入选。其中,我校民革城职院支部副主委、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胡懿与中伊友好大使、伊朗国家导演协会驻华代表何飞(侯赛因·哈里菲)联袂出演的“非遗出海”短剧《釉色伊人》(立项剧名《回大明碰瓷》)成功入选。 
据悉,该剧以无锡市水浒城影视基地为取景地,讲述了明朝永乐年间,中国和伊朗两国考古学生以现代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通过改革传统烧瓷工艺提升瓷器品质,充分展现我国青花瓷工艺的精美绝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该剧使用英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等多种语言,面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生动展现了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同时高校教师与国际友人联袂出演非遗短剧,实现流量转化,向世界展示非遗传统的精髓、传递中华文化的韵味,实现中国非遗产品的“化妆出海”。 自2023年12月我校各基层党组织与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实施“9+9”联建挂钩以来,挂钩双方围绕“党建引领+统战联盟”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平台、纽带、阵地作用,深化共建活动,凝聚共识,汇聚智慧,不断浓厚“家”的氛围,凸显“统”的特色,彰显“合”的力量。全校形成了“大党建、大联盟、大统战”一盘棋的工作局面。此次入选全国项目是我校深化统战工作、促进国际交流、服务地方发展的新突破。我校将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统战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擦亮“弘毅 同心”统战教育品牌,激活党建引擎,发挥统战优势,扎实推进“9+9”挂钩联建成果转化工作,深入探索与实践“职教出海”,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发展水平。(文:胡懿、滕晨希;图:《釉色伊人》剧组;审核:林俊)
|